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李冬阳) 2023年9月27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了“华樽杯第十五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与2022年酒行业反弹性高增长相比,2023年的表现相对内敛、平稳 ,与一些人认为的小企业更容易高速增长相反
,今年酒企增长集中在名优品牌 ,酒行业呈现马太效应,表现为“头快次慢后退”。 第十五届华樽杯中国酒业200品牌价值暨第六届全球酒类产品100发布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报告中列出了2023年全国酒企品牌价值前十位,依次为茅台、五粮液、华润啤酒、洋河、泸州老窖
、古井贡酒、汾酒
、西凤、青岛啤酒、百威英博中国(含哈啤),与2022年相比,除了中后段位次有变化以外
,并没有跌出或挤入的品牌。其中,泸州老窖和汾酒依靠30%+的增长实现了位次的跃进。今年在11位的习酒品牌价值已经趋近第10位,且连续两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酒品类中白酒长期占据国内酒市场的主流。报告指出
,近五年来 ,白酒企业总价值占比从68%增长到71% ,进一步霸领酒行业
,同时,白酒企业整体价值提升幅度明显
,2019年全国200企业中白酒企业的总价值是23689亿,2023年已增至54174.6亿 ,翻了一倍还要多
。 在白酒市场,长期主流的是浓香型
,如今受到酱香型和清香型瓜分市场份额。报告指出,2022年清香型白酒品牌价值合计为4731.57亿元,到2023年已经达到5721.34亿元
,增幅为20.92%
。 关于今年酒行业呈现的马太效应
,报告指出 ,受到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3年疫情的影响,部分中小酒企难以为继,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特色不明显
,品牌不突出的浓香型品牌的中小酒企
。据不完全统计 ,近2年有20%以上的小酒企退出了市场
。 酒业流通商2023年品牌价值普遍增长,但部分大商的营收和利润5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报告指出,流通商品牌价值普遍增长 ,增长幅度大于30%的企业达到入选总数的一半,但有一些流通商的财务数据的稍稍下降与持续的品牌曝光形成了冲抵 。报告预测 ,该情况产生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多数酒企把产品库存转移到了经销商的库中,难以消化 ,如果终端销售情况依旧没有明确好转,将对酒厂产生影响;二是对明年的品牌价值影响埋下伏笔。